沛县论坛

搜索

乡村振兴丨江苏沛县鹿楼镇:发展“林下经济”走出“双赢”发展新路径

[复制链接]
新闻速递 发表于 2020-5-19 22:18:02|来自:中国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闻速递 于 2020-5-19 22:19 编辑

       一个月卖金蝉收入1.36亿元!2019年江苏沛县鹿楼镇农民仅此一项的收益,在全国名列前茅。
       通过土地流转和组建村民合作社等形式,大力发展种蝉、种药、“种油”等“林下经济”,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帮助群众增产增收,这是鹿楼镇走出的实现村民致富和村集体增收的“双赢”新路径。

       树上“摘果” 树下“掘金”,林蝉养殖为农民增收闯新路
       金蝉,徐州人叫“嗲喽龟”或“知了猴”,它不仅是苏鲁豫皖一带居民的盘中佳肴,还是价值不菲的中药材。树木多的地方金蝉多,金蝉又多产在沙土地。鹿楼镇地处黄河故道、大沙河畔,60%的土地面积属于沙性土壤,目前全镇梨树、苹果树、桃树等果树种植面积达到4.6万亩,柳树、杨树、榆树等各类林业面积达2.2万余亩,这为发展林下养殖金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
1.jpg
林下培植的杨树苗

       初夏时节,沛县鹿楼镇大沙河果都园贾中亮的金蝉种苗孵化基地,正在进行育种的最后准备,高温高湿的大棚中,带蝉卵的柳枝桃枝一捆捆整齐排列,颇为壮观。掰开一根卵枝,众多白色蝉卵清晰可见。将孵化好的卵枝放置在树下沙土地上喷水湿润,金蝉幼虫就爬出来钻进沙土地里,一般会钻到地面40厘米以下。在地下待两年后,才会重新钻出地面爬上树,这时候才可以捕捉卖钱。“一般一棵树下能养300多只幼蝉,按去年一个‘知了猴’7角钱的市场价,在一棵树上捕捉的‘知了猴’能卖200多元。”贾中亮说。
2.jpg
金蝉孵化基地内,工人在为孕育金蝉苗的果树枝洒水

       目前,鹿楼镇拥有金蝉种养合作社30多家,种苗孵化、技术服务、金蝉收购及销售的产业链初具规模。林下套种金蝉每亩可增收7000—10000元。
       2018年,贾中亮承包何庄村滩面360亩发展林下金蝉,其中村民责任田292亩,68亩公共空间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和村民除用360亩林地以800元/亩的保底价格入股外,还按照承包种植户、村委会和村民6:2:2参与利润分红。仅此一项,每年就给何庄村集体增加收入六万多元。
此外,村民还可进承包园打工,每天每人可获得60元不等的薪酬,进一步带动脱贫致富。

       宅基地复垦后规模经营,林药种植带动集体增收
       走进沛县鹿楼镇千秋集社区东侧,70多亩沙土地中每隔三米就矗立着一棵榆树,种植的芍药、牡丹花期刚过……这是鹿楼镇探索林下种药立体经营模式的一个缩影。
3.jpg
查看芍药花长势

近年来,鹿楼镇发展的林下种植模式,不仅扩大了林业资源种植面积保障了生态平衡,也带动了周边老百姓脱贫致富,更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这片林地去年栽植的牡丹、芍药,今年就进入收获期,像这样林间种中药材、树下种蝉的套种模式每年每亩可为种植户带来收入10000元以上,村民们发展林下药材种植产业的积极性很高,全镇各村利用集体林地及村民承包地统一流转大户经营的方式,目前已有2.6万亩林业资源规模发展了林下种药新模式。”鹿楼镇党委宣传委员梁振说。
去年千秋集社区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后,政府把农民退出的宅基地复垦后规模流转,交给大户经营发展林下种药产业,不仅发展了林下套种药材,还打造了“农业+旅游”的休闲观光发展模式。

       党员中心户发挥示范作用,林下套种提高资源利用率
       37岁的鹿小虎是鹿楼镇赵庄村党员中心户,今年他带头承包村集体林地370亩种植油菜和花生,这样既有效管理了林业资源又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间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达到了保护生态、增加收入的双重效果。鹿小虎等党员中心户的示范作用,有效带动了全镇其它村发展林下套种经济的积极性。
4.jpg
在林田下种植的油菜已经结种即将收割

       近年来,鹿楼镇把公路两侧4000多亩绿化林业带集中经营管理,不仅对树木进行了林间管理,又在林下套种油菜和花生。政府出资从村民手中租地,再由各辖区村委会统一把地承包给种植户,由种植大户(不要上交租金)集中经营。对于林下收益,种植户与村委会按照5:5的比例共同分红。每亩林地收油菜130公斤,油菜籽出油率70%;每亩能收花生仁150公斤,花生出油率达40%,每年仅此一项就能带来村集体增收15万余元。
      “选准适合各村发展的路子,扎实有效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更好地造福乡邻百姓。”鹿楼镇党委书记李雨航说,鹿楼镇利用林业资源带动林下经济增收,探索出了一条集体与农户“双赢”的新路径。(供图周杰)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