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正是黄冠梨等缤纷水果争相“甜蜜”上市的最佳时节。鹿楼镇八堡村的黄冠梨进入采收期,一个个外形圆润、味甜爽口的梨果挂满枝头,遍地飘香。果园里,果农们穿梭在梨树下,忙着采摘、分拣、包装、运送。 得益于“沙土地+生态肥料”的滋养,八堡村的黄冠梨酥脆多汁、清甜爽口,成为激活乡村产业活力的“金果子”。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八堡村积极推动果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引导村民扩大种植规模,其中黄冠梨就有3000余亩,带动七堡等周边村连片种植,形成了万亩黄冠梨种植基地。 八堡村用梨果种植串起了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链”,是沛县大力发展特色果品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沛县积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水果品牌,成为舌尖上的“甜蜜经济”,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小水果”撬动“大产业”,沛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壮大特色果品基地,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通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特色水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以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甜蜜力量”。目前,全县实现了四季果蔬“天天有”“天天鲜”,精心打造了一个全年无间断的水果产业格局,油桃、火龙果、桑葚、草莓、车厘子、蓝莓、葡萄、水蜜桃、梨、苹果等特色果品深受市场青睐。 沛县“四季有果”的独特魅力,不断释放出农旅融合发展新活力。为延伸水果产业发展链条,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依托“四季有果”的产业矩阵,沛县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开展水果采摘体验活动,将种植瓜果、认识瓜果、管理瓜果、收获瓜果等体验活动纳入研学旅游设计,让游客在采摘之余,体验田园生活之美,有力推动了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绿叶葱茏,硕果累累。走进张寨镇陈油坊村葡萄种植园,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缀满枝头,阳光玫瑰、巨峰、夏黑、巨玫瑰等优质葡萄品种长势喜人,以极佳的品相、独特的口感吸引着游客的目光,“这里的葡萄甜美多汁,每到葡萄成熟季,我都会带孩子来采摘。”市民李玉婷和孩子穿梭在葡萄架下,尽情享受着采摘的乐趣。 陈油坊村作为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以葡萄为名片做强“甜蜜经济”,依托葡萄特色产业探索“农业+旅游+教育”融合发展模式,构建集采摘体验、劳动实践、非遗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让“小葡萄”串起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葡萄是季节性很强的水果,不同品种上市期不一样。除了常规品种外,又引进和培育了泽山早香红、天工墨玉、绍兴九号、早香脆、茉莉香5个不同风味的新品种,通过温室大棚调控和品种优化,让‘四季采摘’成为现实。”沛县禾顺采摘园负责人聂建军说。 一颗颗香甜的果实,不仅让农户鼓起了腰包,更成为展示沛县生态之美、产业之兴的亮丽名片。四季瓜果飘香的沛县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为主攻方向,延长产业链,拓展新业态,提升价值链,推进果业向高质量发展。聚焦水果品牌增值、产业升级,加强果品的种植规范化管理,积极推广休闲旅游“采摘经济”等活动,充分挖掘品牌影响力,特色水果实现了“品牌出圈”的价值跃升。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科技创新,持续优化种植结构,带动果农走新品、优质、高产、高效果品生产发展之路。同时,以‘旅游+农业’融合模式,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事体验、观光度假,形成以旅兴农、以农促旅、文旅结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沛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果树站站长赵厚清表示。(徐春艳 李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