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论坛

搜索

说“天”道“地” 话农谚

[复制链接]
小沛老头 发表于 2020-5-17 17:15:44|来自:中国江苏徐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img.jpg    
农谚是先民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概括,有着丰富的天文学和物候学知识,是指导农事活动的最直接最简洁的口诀,在中国农业生产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农谚起源于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战国时期老子《道德经》中已经有“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记载,汉代桓宽《盐铁论》中也有“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的农谚出现,这与沛地农谚“人能在人下为人,树不能在树下为树”有相通相似之处。
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地貌和经纬度差异较大,这决定了农谚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沛县地处黄淮流域,属中原地区的平原地形,广大北方地区的农谚在这里大都可以适用。但沛地因东西地势和土壤结构的不同,也有不少属于一地特有的农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沛地耕作制度经历了从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的变化,客观上引发了农谚适用性的变化。
沛地农谚丰富多彩,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资源,也是非物质性的生产力。从内容上分,涉及到农事、物候、地缘等方面,有的还与社会生活相关联;从时令上分,涉及到一年四季农事活动的不同阶段;从地缘关系分,东部沿湖地区与西部大沙河地区各有异同。正是这些世世代休口口相传的农谚,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旧时代,给农人提供了可资遵循的农事活动指南。
反映时令变化与物候关系的农谚在沛地比较普遍,其中《九九歌》一直被广泛传递与运用着。“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反映了从冬至开始一直到夏季收获三个月时间的时令变化,以及相关农事活动。新中国建立前后,这是一首几乎妇幼皆能吟诵的农谚,而今小学课本上还有选录,足以说明它的普遍性。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九”,“九九”过后便到了春分,又是一个农事大忙的季节了。唐宋时期,《九九歌》在沛地已经很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寒尽”亦即“九尽”,寒尽暖来,是时令上的一个节点,也是农事活动的新起点。“九尽桃花开”,明媚的春光开始取代肃杀的严冬和料峭的春寒,农人从家中走向原野,开始新一轮的农事活动。
沛地还有一些与“九”有关的农谚,如“春打六九头,五九尾”,通过对“九”的计数了解春天到来的时间。再如“九九再九九,麦子到了口。”反映了“九尽”以后,再有八十多天的时间小麦就要收获了。在“食不果腹”的年代里,这两句农谚是农人企盼收获小麦、脱离饥饿的普遍心态的折射。还有“春打六九头,备耕早动手”的农谚广泛流传,那是对农人春耕备种活动的提醒。
指导农事活动的谚语是沛地农谚的主体,时间贯穿四季十二个月。“枣发芽,种棉花”是沛县西部地区常用的农谚,因为历史上沛地西部是植棉区,东部地区棉花种植量较小。枣树发芽一般在“立夏”前后,这时气温、地温开始上升,适宜棉花播种(点播或条播),而在南方则有“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的农谚,反映了农谚的区域差异。还有“小满葚子黑,芒种收大麦”、“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以及“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等,都是农事活动的“教科书”。大麦是“三麦”(大麦、小麦和元麦)之一,因为早于小麦成熟,对“青黄不接”时期的农人来说,早十天八天收获就能减少饥饿的痛苦,因而包括生产队时代,或多或少地都要种上一些大麦。如今因大麦产量低、品质与小麦相比相对较差,除了专门用作酿酒原料外,大多地区已不再种植,这一农谚也逐渐消亡。还有一首“楝子开花吃燎麦”的农谚,看来平常,其实很值得回味。楝子树开花一般在农历四月初,这时完成扬花、抽穗和灌浆后的麦穗在南风的吹拂下开始泛黄,为了改善一下饥肠辘辘的状态,农人们到麦田里剪下一把麦穗,回到家中在灶口上烧燎,俗称“燎麦”,吃起来特别香甜。如今经济繁荣,人们衣食无忧,没有人因为饥饿去燎燎麦了,只有上了年岁的人偶尔来了兴致,到田间掐下一把燎上一燎,慢慢咀嚼曾经过去的苦难岁月,借以“回味从前”了。
沛地有些农谚,虽然反映的是节气与农事活动,但意义已超出农事活动本身,具有辩证思维和哲理,也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折射。
“小满不满,麦子有闪(失)”和“五月芒种麦不割,四月芒种割满坡”都是反映麦子生长与收获的,平实的话语中含有时令、节气、气候与收成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小满”这个节气里,小麦颗粒完全形成,农人称为“满仁”,也就是颗粒饱满,如果这时颗粒还不饱满,收成就要打上问号了。后一农谚讲的是麦子收获时间与节气间的关系,如果芒种出现在农历五月,到了这个节气时麦子还未完全成熟,则不能收割;反之,芒种出现在农历四月,到了这个节气麦子已经收割,有时全部登场。这其中的道理超出了纯粹指导农事的意义,带有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还有“蛤蟆打哈巴,四十五天喝饹嗒”的农谚,说坑塘里蛤蟆开始鸣叫,再有一个半月的时间麦子就要收获登场,人们可以吃到新麦了。这不仅反映了物候与农事的关系,也把当年人们盼望麦子成熟的心理和农人的生存状态表现了出来。“要吃高粱面,扒出根来看”,说的是高粱幼苗期间锄地定苗的原则,也是对农事实践操作上的要求,符合科学种田的思想。其他如“麦老一时,蚕熟一晌”、“沙地里看苗,淤地里吃饭”等农谚也属于这一类型。
古时没有气象云图和天气预报,观察天空风、云、雨、雪、虹、星、月等自然现象的变化,用于推测天气变化、天气走向等,以之指导农事活动,预测庄稼收成,也是沛地农谚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夏至东南风,单收平底坑”、“东绛呼噜西绛雨,南绛出来卖儿女,北绛一出动刀枪”、“腊月打雷,遍地是贼”、“三星对门,门口蹲人”、“大二小三,月升一竿”等等都属于这方面的内容。
“八月十五月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反映的是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中秋节(俗称八月十五)这天,如果天空被云幕遮蔽(阴天或下雨),看不到中秋圆月,那么来年正月十五这天就会阴天或下雪。“夏至东南风,单收平底坑”,讲的是天气特征与庄稼收成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包含了气候学、气象学的知识。如果夏至这一天东南风强劲,一般来说接下来的天气干旱严重,高阜地段受干旱影响收成有减,只有地势低洼处才有收成。当然这些农谚产生于生产力低下、靠天吃饭的时代,如今水利工程设施日趋完善,农田旱涝保收,农人不必再为此担忧。沛地称彩虹为“绛”,人们对天气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了东西出现彩虹的物候现象较为普遍,南北则极为稀少,被认为是不祥的征兆。这一认识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自然界的“非常”现象是上天对人类社会的暗示或提醒,包括“正月打雷,遍地是贼”也是这个道理。沛地一直就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到了惊蛰节气以后,才会出现雷鸣。关于这一点,《汉乐府•上邪》中就有“冬雷震震,天雨雪,天地合,才敢能与君绝”的诗句,足见古人对非常态天气特别关注。“三星对门,门口蹲人”反映的是宇宙星系运行的自然规律。每个季节北斗星所在的位置不一样,到了春夏之交的季节,“三星”一般处在正南方的位置,与向南的门户相对,于是就有了这个农谚。深究一层,这个农谚还反映了旧时农村人生活的状态。
这类农谚还很多。比如反映天将降雨物候特征的就有“长虫过路,蜻蜓扑面”(或者称“蜻蜓扑脸,大雨不远”)预示着天将降雨;“水缸潮,大雨到”;“鱼翻坑,大水涌”等等。
还有一些农谚讲节气与在田作物生长影响的。“立夏三天,遍地除田”,是说到了夏天野草得到充足的阳光与水分,迅速成长,如不及时除草就会影响庄稼收成;“立了秋,挂锄钩”,到了秋天,田地的野草开始成熟结籽,不再会疯长,所以农人不必再除草;“立秋三天遍地红”,立秋一过,高粱立马开始翻红米,日趋成熟,站在村外放眼望去,田野一片通红。如今沛地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低产、高杆、易被风折的高粱已从沛地种植史上无奈地退出。
沛县农谚不仅涉及农事活动,也有关于牲畜繁育、果树结果周期以及社会生活或人生哲理的。如“狗三猫四猪五羊六”,讲的是家禽家畜繁殖周期分别是三、四、五、六个月;“桃三杏四梨五年,小枣当年就卖钱”,讲的是桃、杏、梨、枣四种果树从栽植到结果的时间;“不怕夜猫子(猫头鹰)叫,就怕夜猫子笑”,说人听到“夜猫子”笑声会遇到厄运;“庄稼活不要学,人家咋着咱咋着”,说做农活不难,只要留意模仿学习,慢慢就会掌握其中的道理;“二八月勒马等路”,说农历二八两个月份空气中的温度小,多有风,吸潮能力强,衣物易干,适宜晾晒等等。这其中有的有科学道理,有的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世代传承下来的。
如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气候整体趋暖的态势,有些农谚适用时间、空间范围也在发生变化,针对性有所降低,甚至不再适用,但传承了二千多的的农谚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成为一份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 : 沙河水长)
2020/1/13发表于沛县论坛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