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屯镇,一家名为江苏盛玛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以“十年磨一剑”的执着,成功自主研发镍钛(NiTi)合金技术,攻克了长期制约国产医疗器械发展的“卡脖子”难题,改写了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让“中国智造”在该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科技领军: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近日,记者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只见公司董事长、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专家黄兵民正带领团队紧张忙碌着。 2019年3月,黄兵民投资建设江苏盛玛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唯一、国际仅5家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盛玛特新材料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实力,在镍钛合金医用金属材料领域筑起技术“护城河”。企业拥有18项发明专利,其产品——自锁型钛镍合金正畸托槽、含铜钛镍基钛镍合金低滞后型正畸丝、心血管介入治疗用镍钛合金导丝导管等,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最难攻克的是镍钛管材。”黄兵民介绍,这种用于介植入医疗器械的高端原材料,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为此,团队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与高校联合攻关,经过上万次实验,最终突破内芯材料、防粘膜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符合高端医疗器械标准的国产镍钛管,彻底扭转了高端医疗器械原材料领域“卡脖子”局面。 创新驱动:三项“双创”资助见证硬核实力 盛玛特新材料的硬核实力,从一连串“省字号”荣誉可见一斑:钛镍形状记忆合金薄壁管材项目获得2020年江苏省“双创人才”创业类重点资助;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心血管介入导丝导管项目获得2021年“双创人才”创新人才重点资助;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心脏瓣膜支架项目获得2021年“双创人才”创新团队重点资助。这三个项目不仅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更推动我国镍钛合金材料在医用介植入器械中的应用跻身国际第一方阵。 “我们不仅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要在性能上超越进口产品。”黄兵民表示,企业将持续深耕镍钛合金医疗器械原材料研发,做精介植入器械中间体产品,让中国的镍钛合金医疗器械走向国际市场。 (张熙然 付国良 甄玉洁 张体会)
|